06 虽有嘉肴(一)课文字词解析①虽有②嘉肴,弗食,不知③其④旨也;虽有⑤至道,弗学,不知其⑥善也。⑦是故①虽:虽然。②嘉肴:美味的菜肴。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③其:代食的对象。④旨:味美。⑤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⑥善:益处,好处。⑦是故:所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①困。知不足,然后能②自反也;知困,然后能③自强也。故曰:①困:困惑。②自反:自我深思。③自强:自我勉励。强,勉励。①教学相长也。《②兑命》曰③学学半,④其此之谓乎!①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进、互相促进的。②兑: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③学学半:教其他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教会。④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断。(二)重点句子翻译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然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了解它的味道甘美。2.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互相推进、互相促进的。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将来就会了解(我们的)不足,教学将来就会了解(我们的)困惑。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了解(我们的)不足,如此将来就能自我深思;了解(我们的)困惑,如此将来就能自我勉励。5.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教其他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三)课文剖析1.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学相长的道理。2.讲解课文中教学相长这个成语的意思。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只有二者兼备,才能获得成功。3.教与学的关系怎么样?教与学是互相推进、互相促进的。4.《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有《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大多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5.为什么在刚开始写关于嘉肴至道的内容,能否删去?以日常容易见到的事物作比,形象生动地引出学习的重要程度,从而有力地证明中心,说理的力度大大增强。即通过比喻,引入至道,形象生动地告诉读者学习的重要程度。所以不可以删去。6.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7.请结合你的学习历程,举一个例子,谈谈对教学相长的理解。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升。例子:我你师生关系的确立表现出互惠的崭新特征。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止是讲授者,他本身也遭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教育老师,他们在课堂上相互影响,相互提升。(需要学生结合具体的历程谈)8.教学相长在教学中的意义。在教学意义上,教学相长是现代师生关系的特征之一。师生一同展示着自己的生命价值,在充分挖掘我们的生命潜能中一同进步、一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