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1、吃好正餐更要紧。孩子学习重压够大了,再请家教无疑会增加他们的负担,违背高质轻负的原则。我曾为女儿请过家教,作业量几乎多了一倍,每天晚上10点后才能睡觉。可这么辛苦地学习,成效却并不理想,班主任还反映有几次女儿下午上课时睡着了。反而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这就像正餐吃不好、靠零食来补充营养,会干扰孩子健康一样。再者,请家教可能使孩子产生依靠心理,影响听课效率。所以,大家辞退了家教,和女儿一块讨论、设计了听课的一些有效办法,如设计听课卡,每科一张卡,每天一小结,女儿的学习效率开始提升了。
看法2、由孩子来决定是不是请家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任何外在帮助都没办法与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相比。儿子成绩很好,初中二年级时贪玩,成绩滑坡。我感觉贸然请家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我和儿子商谈,他认真剖析了成绩滑坡是什么原因,表示会用行动证明我们的学习力,果然,他的成绩非常快回升。顺利考上重点高中。当我备感欣慰时,在强手如林的学校,儿子感到角逐的重压,他提出请家教需要,因为是自己决定的,他学得积极主动,成效很好。孩子对我们的学习状况最知道,因此父母应尊重他们的意愿。
看法3、家教不是学校教育的重复和延续。暑假时,我请了一位出色大学生当儿子的陪玩家教。家教大哥哥帮助儿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除去辅导儿子学习,还安排游泳、打球、去大学校园参观,到图书馆查资料等活动。儿子从大哥哥身上学到不少新常识,开阔了眼界。我的目的是让这种环境勉励他好好学习,以后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有了理想和目的,儿子的学习会更有动力。我觉得,家教不该重复和延续学校教育,应考虑为孩子以后生活做筹备。
看法4、家教不可以代替爸爸妈妈的责任和爱心。把孩子和孩子的学习完全交给家教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由于家教不可以代替爸爸妈妈的爱心和责任。关心孩子的学习,除去请家教,爸爸妈妈还可以做不少事,譬如为他们的学习提供适合的物质环境,打造愉快的精神环境,更要紧的是爸爸妈妈要树立爱学习的榜样,多帮孩子剖析学习成败是什么原因,探索学习技巧。即便需要请家教也不可以只功利地以孩子的分数来评判家教的水平,而要看老师是不是交给孩子一把打开常识大门的钥匙,即孩子是不是学会了学习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