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指导建议》(教基二〔2016〕4号)和《山东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规范改革有关工作的公告》(鲁教基字〔2017〕9号)提出的深化考试评价和招生规范改革的总体思路,以《淄博中考招生规范改革建议》(淄教发〔2014〕5号)为基础,本着政策整体维持稳定、越来越优化健全的总体原则而拟定的。《建议》主要包含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健全学业水平考试和健全招生录取政策三部分内容。第一,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初中2012级学生开始,启动初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全方位打造初初中生电子成长档案,对学生推行过程性评价。同去年一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会考科目一样等值对待,作为普高招生不同批次考生录取的限制条件用,并着重强调了评价结果要等级分布合理,确保结果客观公正。第二,健全学业水平考试方法。本着政策稳定的原则,继续深化会考科目多次考试方法、书写卷面分和英语口语听力自动化考试等改革举措,规范做好学业水平考试组织和管理工作。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文化课科目考试时间为6月十日至13日,体育与健康考试时间为5月4日至14日,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时间为5月14日至18日,英语口语听力考试时间为5月19日。初三学生参加地理、历史、生物(含实验操作)、信息技术考试;初中小学四年级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英语(含口语与听力)、物理(含实验操作)、化学(含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考试、考查。会考科目实行多次考试方法,初小学四年级学生对已考的会考科目成绩不认可的,可以申请重考,并以最好的成绩参加高中招生录取。第三,健全招生录取政策。本着增强录取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继续健全普职一体化网上招生录取形式,确保录取工作公开、透明。一是健全网上志愿填报方法。今年,普通考生志愿填报继续分两次进行,两次志愿填报均设置三类,即3+4对口贯通培养高职本科类志愿设置1个、普高类志愿设置一个指标生志愿和两个非指标生志愿(为平行志愿)、初中后职业教育类(不含3+4对口贯通培养高职本科)学校设置两个平行志愿,每所志愿学校考试报名专业设置两个平行志愿,志愿设置愈加明确明了,三类志愿均可兼报,为考生提供多元化选择空间,也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一次性志愿信息采集效率,寻求志愿手段则最大限度地提升录取精确度。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学籍与户籍不同的非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毕业生,一律回户籍所在地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招生录取,但不参与普高自主招生录取和指标分配录取。二是健全综合录取方法。第一,录取原则维持稳定。普高录取继续以综合素质评价和考查科目合格作为录取基本条件,以会考科目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作为限制条件,以考试考哪几科原始成绩进行择优录取。录取时,在满足基本条件的考生中,第一从会考科目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至少3B2C的考生中,按考试考哪几科原始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录取学校有空余计划时,再从会考科目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3B2C以下的考生中,根据考试考哪几科原始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直至录满计划。各初中学校分配指标分数线差距控制在50分之内。没有完成的指标生计划转为非指标生计划用。初中后职业教育类学校以考生考试考哪几科原始成绩进行择优录取。特别注意,3+4对口贯通培养高职本科录取考生成绩位次须在全市考生的前50%,且非考试考哪几科成绩在合格以上;录取不满计划时,可报经省教育厅赞同后,考试报名成绩位次在5%内适合下浮;五年制高职、三二连读高职和2+3高等师范教育按成绩择优录取。第二,增强录取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两次志愿填报录取均根据3+4对口贯通培养高职本科志愿录取、普高志愿录取、初中后职业教育类(不含3+4对口贯通培养高职本科)学校志愿录取的先后顺序,分别根据各类学校录取原则推行分步录取,也就是,分成先后三部分根据录取原则依次进行择优录取,一经录取即不再参与后面其他志愿学校的录取。其中,普高根据先录取指标生计划、再录取非指标生计划的顺序进行,两个非指标生计划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方法;初中后职业教育类(不含3+4对口贯通培养高职本科)两个学校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方法。特不要说明,已经被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再参与寻求志愿填报。第四,强化工作保障,塑造阳光招生品牌。一是加大组织领导;二是坚持中考招生工作策略审核规范、招生工作项目负责规范和责任追究规范、招生考试工作应对预案规范与考试试题水平剖析评价规范;三是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落实规范普高招生十不准规定,坚持规范招生,让阳光招生品牌愈加深入民心;四是规范招生宣传,以引导父母树立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理念为核心,坚持正面舆论引导,立足招生宣传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主动为考生和父母解惑释疑。今年中考招生工作愈加关注民生,将通过严密规范的招生程序和多元化的志愿选择,努力为广大考生提供合适的高中阶段教育;愈加重视阳光招生,将继续全方位规范招生,努力维护教育公平;愈加关注政策宣传,将以主动积极、耐心细致的服务姿态和交流交流、达成协议的服务标准,科学准确地为广大考生和父母解惑释疑,力争让每一名考生和父母都能熟知中考招生政策的拟定依据和改革意图,让社会各界都能关心、理解和支持全市教育改革与进步,一同维护招生公平和教育公平,塑造风清气正的中考招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