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天利中考网 > 中考资讯 > 化学

人教版初中化学要点之碳单质要点整理

来源:www.wahaok.com 2025-05-28

中考化学

人教版初中化学要点之碳单质要点整理

要点汇总

本常识是元素化合物常识的较简单内容,主要内容包含容易见到的碳的单质、碳单质的性质比较与应用、碳单质的反应现象和方程式等内容,需要识记的内容较多。

1、金刚石 、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因为碳原子在这类物质里的排列方法不同,即结构不同,致使它们在性质特别是物理性质上有非常大的差异。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比较及作用与功效:

2、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质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粒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因为木炭和活性炭均具备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们具备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毒气、色素与有异味的物质等。据此,木炭和活性炭在制糖工业、食品工业、防毒面具制作等方面有要紧的应用。

3、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常温下碳单质非常稳定,几乎与所有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

(2)可燃性:

(3)还原性:高温下碳能跟某些氧化物反应,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使这类氧化物失去氧而发生还原反应。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并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容易见到考法

碳及其化合物常识与生活,生产,科技和自然息息有关,决定了它在中考中能以时事,健康,生活或环保等材料为背景的题型出现,题目种类常常涉及选择、填空。

误区提醒

1.吸附是物理现象,与吸收具备不一样的含义。因为木炭疏松多孔,有非常大的表面积,因此它具备吸附性,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更强。吸附用途是将气体或溶液里的微小粒子吸附在固体表面,没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吸收一般为化学变化,如:CO2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过程中生成了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等物质,就是化学变化。

2.碳和炭有什么区别:碳是元素的名字,是核电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譬如碳元素、碳单质、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等,这儿不可以用炭。而炭指的是具体物质,它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单质木炭、活性炭、焦炭等。一般在未指明具体单质时,习惯上用碳,如炽热的碳、当碳燃烧时。

3.C还原氧化铜注意问题:

①酒精灯加网罩可使火焰集中并提升温度;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③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④实验结束时,先撤出导气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预防澄清石灰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导致试管破裂),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内的粉末倒在纸上(预防生成的铜再被氧化成氧化铜)。

例析:

1、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初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加热,察看到石灰水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带点部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如此操作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__。

其反应条件是高温,所以酒精灯要加网罩以提升火焰的温度。最初预热时,装置中的空气会第一逸出,所以看到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不然试管①内温度减少,其压强会减小,外面大方压会把试管②中的液体压进试管①内,导致试管①破裂。另外还要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不然外面空气会进入试管①中,新生成的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又被氧化成了氧化铜,等冷却后再打开,试管内已恢复至常温,铜与氧气就不反应了。

答案:

(1)提升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2)开始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 ;

(4)预防试管②中的液体倒流回试管①,预防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试管①把生成的铜第三氧化。

热点专题

  • 2022年重庆中考化学考试真题A卷(下载版)
  • 2022年四川自贡中考化学考试真题(图片版)
  • 2022年浙江丽水中考化学考试真题(已公布)

[中考化学]2021年广西贵港中考化

[中考化学]2015化学重点要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