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你的孩子进入初中,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或马上进入青春发育期。这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靠走向独立,从家庭走向社会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要紧阶段。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孩子是最让爸爸妈妈操心、担忧和伤脑筋的。在人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里,生理和心理的进步速度是协调一致的的,因而个体的身心可以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况。青春期却是生活经历中极为特殊的一个时期,期间生理发育十分飞速,2-3年身体各方面的成长发育即可达到成熟水平,而心理进步却相对迟缓,心理水平尚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况,如此,中学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况,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上的矛盾。因此,孩子青春期教育是尤为重要的,也对父母提出了更高的需要.
作为父母大家要适应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从教育办法、态度、期望值等各方面准时的调整。
1.尊重孩子的独立性,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对待,给孩子肯定的“心理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不会再象小时候那样对爸爸妈妈百依百顺。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正确建议,有事同他们商量,渐渐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权利,当然同时对他们提出更高的需要。但有一点要牢记:父母在某些事情上有“绝对权利”,平等只不过相对的,要让孩子知道不可违反的原则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2.掌握理解和倾听孩子的内心需要,尽量理解你的孩子。
躬下身来主动倾听孩子代表着爸爸妈妈的关爱和尊重,孩子也当然想聆听爸爸妈妈的怎么看。倾听中可以帮助孩子剖析问题,孩子在倾诉中而渐渐明晰我们的问题,最后找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从而让孩子逐步掌握自主、负责和独立。有时孩子的问题也未必能解决,但由于有人接纳、理解他,就能使他消除不安和焦虑。当然,有时初中孩子的看法、判断非常可能荒唐甚至违背主流文化。身为父母可以反对,但要告诉孩子你了解他的想法,了解他的感受。
3.打造友好信赖的关系,尽可能防止与孩子冲突.
初中阶段的孩子情绪容易冲动,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有时因为办法、言辞不当或偏听偏信,致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抵触情绪并有碍交流交流。所以,教育孩子宜采取疏导的办法,让孩子把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讲出.假如发生语言冲突,父母必须要冷静,可以立即采取适合方法主动停止争辩,待双方冷静后,再来开导孩子成效会好得多。
4.当令地对孩子进行性常识教育,引导孩子适合地与异性交往
性的渐渐发育成熟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明显标志.假如事前没充分的思想筹备,孩子对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会感到紧张、困惑。在适合的机会,采取适合的方法使孩子了解一些性常识是需要的。这一时期,孩子的性别意识开始增强,期望知道异性并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孩子成长的一种表现。对此父母不必过于敏锐、担忧,更不可以草率地贴上“小孩子早恋”的标签.大家要承认初中生异性交往的合法性,创设正常交往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尽量保证孩子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如此,孩子就可以很坦然地面对异性的交往,反而不会出现父母惧怕的结果。
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生活起居更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与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其提供所需要的成长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其获得更多的力量与信心.中学生的父母是最难当的,让大家掌握与孩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