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426年。秦末农民起义,刘邦推翻秦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争霸,汉高帝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打造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庶长子:是古时候一种名分,妾室所生之子称为庶子,其中年龄最大的称之为庶长子。黄老之术:黄老之术产生于中国战国年代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该流派尊传闻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开创者,所以得名。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源于《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并非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涉、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达成,走向崇高与辉煌。守法而无为:所谓无为,不是毫无作为,更不是漫无边际的放纵,而是汉文帝不超越既定的法律规定。法是无为的界限,而无为的道又是法的根源。所以,需要法立而弗敢废,就是指立法之后不随便变更, 要循守成法。在古时候,有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宗。刘邦(汉太祖)|刘盈(汉惠帝)|立(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刘恒(汉文帝)| 刘启(汉景帝)|刘彻(汉武帝)|刘弗陵(汉昭帝)|刘贺(汉废帝)|刘询(汉宣帝)|刘奭|(汉元帝)|刘骜(汉成帝)|刘欣(汉哀帝)|刘衎(汉平帝)|刘婴(西汉帝国灭亡)刘邦|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本名刘季,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4月二十五),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吕公因避仇而移居沛县,县内士绅豪杰,皆往祝贺。吕公看到刘邦后的面相后大吃一惊,感觉他以后定是个不凡人物,便把女儿(即吕雉)嫁给刘邦。刘邦有一次奉命押解犯人到骊山,途中有不少人逃脱,由于当时让犯人逃脱是重如死罪,所以刘邦索性放走所有人,这类人也成为后来起义的部分权势。陈胜起兵,沛令恐,欲响应陈胜,萧何、曹参等劝沛令召回刘邦。沛令答应,于是派樊哙往召刘邦。刘邦至沛,而沛令反悔,于是刘邦率约百人于沛县城外射信说服城内人诛杀县令,被立为沛县令,发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秦二世三年8月刘邦用张良计,以郦生、陆贾往说武关秦守将,袭攻武关,破之。9月,进至蓝田,与秦军大战,再破秦军。用张良之策,其余之地皆不战而降。10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有人告诉刘邦说: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能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勿纳诸侯。刘邦采纳命人守函谷关。11月中旬,项羽率诸侯联军进至函谷关,闻刘邦已定关中并派人守住了关口,大怒,下令黥布等攻破函谷关,12月,至戏(今陕西西安),欲攻刘邦。项羽进入咸阳,杀子婴,劫掠财宝,火烧阿房宫(依据考查,应为咸阳宫),自称西楚霸王,俨然天下共主,分封群臣。经过楚汉之间长期的拉锯战,在萧何、张良、韩信等的帮助下,刘邦所率领的汉军渐渐坐大。楚汉两国协议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互不侵犯。但,当项羽遵守诺言退兵,并放回曾被扣为人质的刘邦的爸爸妈妈老婆之后,刘邦却背信偷袭。项羽退到垓下,刘邦用四面楚歌之计瓦解楚军军心,最后项羽走投无路,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只 好自刎于乌江边。汉五年2月甲午,刘邦于泛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并立王后吕雉为皇后,立太子刘盈为皇太子,追尊母为昭灵夫人。在西汉皇朝打造之初,被封的异姓王共有八人,即齐王韩信(后徙为楚王)、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后更立卢绾)、衡山王吴芮(后改为长 沙王)、闽粤王亡诸丙寅,葬刘邦于长陵。己巳,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汉惠帝来到太上皇庙。群臣们都说:帝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谥号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吕后称制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驾崩。
17岁的刘盈即帝位,吕雉为太后。刘盈年幼仁弱,大权操在吕太后手中。前188年,惠帝刘盈忧郁病逝,立(前)少帝刘恭,吕后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吕后为了强化我们的统治,第一打击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对派,重用其宠臣审食其。然后布置党羽,大封诸吕及所爱后宫美人之子为王侯。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封诸吕为王的政策,坚持高祖与大臣的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在执政方针上,吕后采取无为而治,推行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政策。公元前180年8月1日,吕太后病死,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在她死后,汉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骤然激化,立刻就酿成了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流血斗争。诸吕在吕后死后阴谋作乱,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和朱虚侯刘章等飞速翦灭。西汉朝廷大权复归刘氏集团,代王刘恒被立为皇帝,即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谥号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在位23年,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维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学会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对于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一一赏赐、封官晋爵,对于被吕后贬斥的姓刘的王也恢复了爵位和封地,同时,对于跟随爸爸刘邦开国的功臣们也分别赏赐、分封。这类手段使的文帝的帝位得到巩固。除去用收买的方法巩固势力外,打击重臣也是文帝的一项要紧手段。在位时奉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其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公元前157年,文帝在未央宫去世,享年四十六岁。①司法,②改革刑制,③令列侯归国,④废除过关用传规范,⑤入粟拜爵,改变农民处境①安民为本,②减省租赋,③减轻徭役,④废除盗铸钱令,⑤弛山泽之禁刘启|汉景帝,谥号孝景皇帝,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妈妈是窦氏,在位16年。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阴历6月,汉文帝过世。同年6月初九,太子刘启继承帝位,是为汉景帝,尊祖母皇太后薄姬为太皇太后,尊妈妈皇后窦氏为皇太后。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医生晁错建议削弱诸侯王权势、加大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使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个时候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 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姓刘的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因为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刘启趁机将各诸侯王国的权利收回中央,又很多裁撤诸侯国的官吏数目。诸侯王不再有行政权和司法特权。经过七国之乱,诸侯王的割据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前元六年(前151年)阴历9月,刘启废黜皇后薄皇后。前元七年(前150年))夏4月乙巳日,王娡被立为皇后,同月丁巳日,王娡的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刘启患病,病势愈加重,不久,刘启病死于长安未央宫,享年48岁。刘彻|汉武帝,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景帝去世。甲子,太子刘彻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皇后王氏曰皇太后。直至建元六年(前135年)5月窦太后过世,汉武帝才得以学会大权。他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势,颁布大臣主父偃(yǎn)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进诸侯王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王的封地不能不自我缩减。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加大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买卖编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诸侯国铸钱,致使财政权集于中央。思想上,使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学教育在中国古时候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在长安创立专门的儒学教育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在军事上,汉武帝先平定南方闽越国的动乱。后开始着手以军事方法代替带有屈辱性质的和亲政策来彻底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河套区域,夺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漠北。在对匈奴的战争同时,采取和平方法和军事方法使西域诸国臣服。丧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区域后,匈奴王庭远迁漠北,这就基本解决自西汉初期以来匈奴对中原的威胁,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的道路由此而始。巫蛊之祸是汉武帝在位后期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巫蛊为一种巫术。当时人觉得使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让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之下胡乱指认别人犯罪,数万人因此而死。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趁机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诬陷太子,太子恐惧,起兵诛杀江充,后遭武帝镇压兵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书讼太子冤,终于清醒过来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此事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刘弗陵|汉昭帝, 谥号孝昭皇帝, 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最小的儿子),前94年|前74年,其在位时加大北方戍防,召开盐铁会议,罢除榷酒,改革规范,废黜冗官,减轻赋税,推行得当爱民的内外手段,将汉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控制,扭转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开启了昭宣中兴的好局面。(前91年),发生著名的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因受苏文、江充、韩说等人诬陷不可以自明而起兵,兵败后自杀,之后数年汉武帝一直没再立太子(前90年、前89年)间,汉武帝觉得年仅五六岁的刘弗陵体格健壮、聪明伶俐,非常像他少年之时,特别溺爱刘弗陵,对他抱有非常大期望。武帝有意传坐落于刘弗陵,就命内廷画工绘制周公辅成王的图画,赐给奉车都尉霍光,暗示群臣自己欲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为了预防自己死后主少母壮、吕后之事重演,武帝又将刘弗陵的生母赐死。(前87年3月29日),汉武帝病逝。(前87年3月30日),刘弗陵登基为帝,是为汉昭帝。遵照武帝遗诏,由大将军霍光主持国政、录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 左将军上官桀为其副手。内乱平定后,霍光得到汉昭帝的全方位信赖。至此,霍光已经成为当时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霍光秉政后,前后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前74年6月5日),刘弗陵因病崩于长安未央宫,年仅二十一岁。刘贺|汉废帝, 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后汉昭帝驾崩,因无子,被征召入朝,立为皇太子,承袭皇帝称号。刘贺在位第27天时,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史称汉废帝。前59年,刘贺过世。
刘询|汉宣帝,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汉武帝太子刘据的谥号)刘据之孙,本名刘病已,字次卿,孝宣之治的创始人。出生数月,即逢巫蛊之祸。唯独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死,被收系郡国在长安的府邸中临时设置的官狱里。霍光奏议说: 礼制,人看重血统关系所以尊重我们的祖先,尊重祖先就会敬奉祖宗的事业。昭帝无嗣,应选择支子孙贤德的为继承人。武帝曾孙名病已, 有诏令由掖庭进行照管。到今天已十八岁。从师学习《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 慈仁而爱人,可以作昭帝的继承人,奉承祖宗大业,统驭天下臣民。(前74年9月十日),刘病已进入未央宫,朝见皇太后, 先封为阳武侯,随即群臣奉上玺、绶,刘病已即皇帝位,谒高庙,是为汉宣帝。(前68年4月21日),霍光病逝,宣帝与上官太后亲自临丧,并按皇帝规格的温明厚葬霍光。4月,宣帝开始亲政,因思念霍光的功德,就委任霍光侄孙乐平侯霍山领尚书事总揽朝政,而令群臣还要常向皇帝报告工作,以便皇帝学会下情。宣帝五天一听事,从丞相以下各署奉职奏事,以敷陈其状况与手段,考试其政绩与能力,朝廷机构由此完备周密,职员配置得当。上下同心同德,没苟且偷安之意。(前48年1月十日),刘询崩于未央宫。在位25年,享年43岁,谥号孝宣皇帝。刘奭(sh)|汉元帝, 谥号孝元皇帝, 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宣帝刘询的长子,妈妈是恭哀皇后许平君。汉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为人柔懦。继位初时,以宫女王嫱(王昭君)配匈奴呼韩邪单于为阏氏,巩固汉、匈友好关系。后宠信宦官石显,使得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汉元帝刘奭,(前74年),汉宣帝刘询的长子,妈妈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刘奭出生后数月,其父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前67年),八岁的刘奭被宣帝立为太子。(前48年1月十日),汉宣帝驾崩,(前48年1月29日),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宣帝临终前,已为元帝安排三驾马车辅政,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史高与萧望之产生嫌隙,权力斗争的阴影随即笼罩着朝廷。史高与宦官里外呼应,反对萧望之的改革倡导。元帝初即位,因为性情柔弱缺少主见,不敢做出调整,议论久而不决。最后宦官逼死萧望之。外戚、儒臣、宦官三种权势角逐,宦官成为大赢家。萧望之死后不久,中书令弘恭当年病死,石显继任中书令。此后,中枢权力急剧失衡,向石显一方倾斜。出于对石显的信赖及自己健康缘由,元帝将朝政全部委托他处置,事无大小,都由他汇报决断。于是石显威权日盛,贵幸倾朝,公卿以下无不畏惧他。石显俨然一言九鼎,重足一迹。元帝虽为天子,权柄却握在石显手中,所有听任石显说了算。(前33年7月8日),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过世,终年四十二岁。刘骜(o)|汉成帝, 谥号孝成皇帝, 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学会,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共在位25年。伴随年龄增长,刘骜开一直日沉湎于玩乐,生母王皇后也不能元帝宠幸。(前33年)5月,汉元帝刘奭崩。6月,皇太子刘骜继承皇位,是为汉成帝。刘骜的妈妈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从除此之外戚王氏家族登上了西汉的政治舞台,也为后来的王莽乱国埋下了伏笔。汉成帝借助外戚打击宦官权势。借助外戚和朝臣抑制另一派外戚。最后汉成帝的制衡政策运用的并不成功,太后王氏一族权势不断壮大,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汉成帝在位25年,终年45岁。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汉成帝结发老婆许皇后先后生下一儿一女,但不久都早夭;之后与班婕妤有一子,也早夭;后来宠幸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皆无子,而赵氏姐妹迫害后宫,致使汉成帝最后绝后,皇位只能由侄子继承。绥和元年,汉成帝册封异母弟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欣为皇太子。刘欣|汉哀帝, 谥号孝哀皇帝, 西汉第13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之孙,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在位7年。其在位时,禁乐府、废除任子令和诽谤欺诋法、取消州牧恢复刺史,还命霍照统领兵征讨边疆,得胜而归。但他爱好饮酒作乐,贪色纵情,于前1年中秋节病逝,年25,谥号孝哀皇帝,葬于义陵。因汉成帝刘骜无子嗣,(前8年),汉成帝立刘欣为太子。(前7年)3月18日,汉成帝病故。4月初4日,十九岁的刘欣继皇帝位,是为汉哀帝。在位仅七年的汉哀帝因贪色纵情把身子掏空而死,年仅二十五岁。刘衎(kn)|汉平帝, 谥号孝平皇帝, 西汉第十四位皇帝汉哀帝病死后,年仅9岁的他被王莽迎立为帝。他于公元6年病逝,终年14岁。汉平帝继位时,年仅九岁,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听政,大司马王莽操持国政,百官聚于朝廷东厅以听取王莽的指示。元始五年12月,刘衎在未央宫过世,死因存在争议,时年十四岁,谥号孝平皇帝,葬于康陵。刘婴|西汉帝国灭亡世称孺子婴(公元6年),汉平帝刘衎病死。外戚权臣王莽感到自己当皇帝的条件还不拥有,就决定再立一个傀儡。于是王莽就从宣帝玄孙中,选择最年幼的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刘婴为继承人。居摄践祚:是因皇帝年幼不可以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汉平帝驾崩后第二年(公元6年)正 月,王莽正式就任假皇帝。王莽做摄皇帝,是外戚专权的势必结果。无论假皇帝还是摄皇帝,都是代理皇帝的意思,但事实上王莽此时的势力早已超越坐在帝位上的孺子婴了,只不过没宣布改朝换代而已。王莽要去掉头上的 假字当真皇帝,要靠符命。所谓符命就是编造的天符之命或者圣王受命之符。哀章将此铜匮献给正急于当真皇帝的王莽。王莽立即拜受,表示听从天神命令,同意禅位。回去坐在未央宫的前殿,即真皇帝位,改国号为新,把公元8年12月初中一年级作为始建国元年正月初中一年级。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至此,立国210年的西汉帝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