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分类汇编记叙文温州做爸爸丰子恺(1)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2)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双眼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舍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仿佛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3)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由于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可以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4)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类音蓄入我的身体中,期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5)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未来的种种麻烦,感觉可怕。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的残忍。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大家看看。(6)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茏。咿哟,咿哟的声音突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仿佛很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很多小手伸入笼中,竞指一只纯白的小鸡,有些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冒上,很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①了。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倚赖在我的身边,有些伸手摸我的口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7)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如此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实惠些么?实惠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8)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9)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还价!(10)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讲了这一句话,就快点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日渐地远起来了。(11)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12)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还价!(13)他说过便昂然前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14)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去。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大家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漂亮的春景中非常不调和啊!(15)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伙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便不愿让价了!(16)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大家等一会再来买罢,隔壁大妈会喊大家的。但你们下次(17)我不说下去了。由于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纯真无邪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儿容藏如此教会孩子的一个爸爸呢?(有删改)①咫尺天涯:指距离虽然非常近,但非常难相见,就像在非常远的天边一样。咫尺,比喻非常近的距离。11.依据文中语句揣摩孩子的心情。(4分)段落语句孩子的心情第(2)段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双眼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①第(4)段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②第(8)段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不舍12.孩子与小鸡之间只隔着盖子,为何爸爸却感觉是咫尺天涯?阅读第(6)段作答。(4分)13.第(14)段画线句描写的春景有哪些特征?作者描写这春景有哪些用意?(4分)14.关于文章结尾处我不说下去了,读者有两种怎么看。第一种怎么看是爸爸应该说下去,第二种怎么看是爸爸不应该说下去,你同意哪一种怎么看?请简述理由。(4分)我同意第▲种怎么看,理由:▲。11.(4分)①惊喜(欢喜);②急切(期望)。12.(4分)由于挑担的将盖子无情地冒上的时候,爸爸感觉孩子与心爱的小鸡被活生生地隔开了,这是爸爸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们的心情,表现出爸爸对孩子的爱。或:由于爸爸深爱着孩子,他了解孩子想买小鸡,所以当挑担的将盖子无情地冒上时,爸爸感觉孩子与心爱的小鸡之间的距离是咫尺天涯。13.(4分)第一闻:和平漂亮(安详、恰然)第二问:与孩子买不成小鸡之后的痛苦心情形成强烈的对比;或:衬托出孩子买不成小鸡之后痛苦的心情。14.(4分)示例1:我同意第一种怎么看,作为爸爸就要教孩子们学一点生活的方法(处事的本领),如此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生活。示例2:我同意第二种怎么看,作为爸爸不可以让孩子过早接触现实而变得世故,这是对孩子心灵的呵护。示例3:我同意第二种怎么看,由于说下去就是教孩子说谎,这是对孩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