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春运,抵达终点更要抵达人心时事评论看法2018年春运开启,这场人类最大规模的短期迁徙又一次拉开了帷幕。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也进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刻。正所谓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客运工作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亿万乘客的巨大期待,也是每一名铁路职工恪尽职守的分内之事。时事评论看法以往的春运,都有一票难求的说法。不少人还记得,多年前为了买一张车票,需要从售票窗口排出几公里的队伍,甚至有人扛着行李、席地而卧。即使线上售票后,也曾因验证码过于繁琐、服务器准备不充分饱受诟病。今年,因为新年时间较晚,铁路各项工作将第三面临严峻考验。让人欣喜的是,改变在一点一滴发生。网站和手机端购票系统不断升级,自助取票机很多投放,有效地疏解了购票高峰;人脸辨别自助进站、电子提示等位管理软件、站台语音安全提示系统等项目的试水运行,也帮助春运工作有序展开。截至2017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铁路轨道不断伸展,仿佛一条条河流在神州大地上奔流不息。记得吉图珲高铁刚开通,一位家住珲春的朝鲜族老大妈说:我不外出,我就是专程来坐坐,一会我再坐回来。高铁就在家门口,做梦都不敢想咧!伴随兰新、西成等新线路的投入运营,一些闭塞的地方有了出路,愈加多的人有了去远方追逐梦想的机会,也有了更为便捷的回家的道路。大家负重前行,只为春运旅客可以从容回家。中国铁路跑得再快、再远,最后还要抵达人心。告别了A点到B点的枯燥,中国铁路也正在重新概念旅途。徜徉在春运的千帆竞发中,车站和列车上的满格信号,让手机电脑不会被束之高阁;按时运行的站站停小火车,也在为城乡通勤的大家不停地来回奔波。从自主选座、外卖订餐,到清理乘车证、拓展会员服务,过去高高在上的铁老大,已经变成了身边贴心的旅程助手。如此的温度,不能离开铁路段上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当代时传祥蒋明轶,一名长期干着脏活累活的集便器专修工,我愿辛苦我一个,便捷千万人的誓词让人动容;轮椅哥马成良,一个推轮椅的普通客运员,想做旅客的双眼、手和腿,一趟趟往返于候车大厅与站台之间;年代楷模刘晓云,一位百问不倒、百问不恼的值班站长,自学手语、急救常识,待旅客如亲人不止是春运,每一趟看上去一般的出行,背后都有成千上万的铁路人在装修网。交通运输关系千家万户,铁路春运更关乎万家忧乐。铁路工作依旧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进步之间的矛盾:运力依旧没办法满足群众需要,服务距离认可还有不小距离,春运体验尚待提升等等。新年在即,假如说有哪些愿望的话,那就是期望春运途中的每一位旅客都能在大家的真挚服务中平安到家,我相信中国铁路也肯定不会辜负乘客的期待,势必通往更便捷、更温馨的将来。而这,可能就是我心心念念的中国梦、铁路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