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天利中考网 > 中考资讯 > 历史

中考历史要点第四册复习攻略:建国后的统一战线与外交

来源:www.suktch.com 2025-03-04

历史

中考历史要点第四册复习攻略:建国后的统一战线与外交1、一国两制和港澳回归(P139-140)1、提出:一国两制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2、含义:是一个国家、两种规范。但它最早在香港的回归上得到实践(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香港、澳门回归后,现行的社会规范、经济规范、生活方法维持50年不变。3、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策略方针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范例,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创造了要紧条件。2、国防建设、民族工作和外交工作的收获(P146-1491、 国防建设收获(P143):(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开始了革命化、现代化和合法化建设。①建国初期,对军队进行整编;组建空军和海军;②由单种兵向多兵种的合成军迈进。③1955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④同年,实行军衔制,授与朱德等10位解放军领导人为中国元帅军衔。(2)加大现代化的国防建设,把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作为技术重点。6070年代,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大大加大了国防力量。(3)80年代以来,进一步加大革命化、现代化和合法化建设,努力提升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4)目前,人民解放军已经进步成由空军、海军、陆军,包含炮兵、装甲兵、防化兵、步兵和策略导弹部队等多军兵种的合成军,已有能力构成立体防御体系,成为捍卫共和国的坚强基石。(策略导弹部队的组建和进步,标志着人民军队走上科技强军的道路)2、民族工作收获(P145):(1)原则: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一同兴盛的原则。(2)手段:实行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打造五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帮助少数民族进步经济和文化(孔繁森是支援少数民族区域建设的杰出代表)。(3)成就: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飞速进步;生活质量也显著提升。3、外交工作的收获:(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拟定:为促进国内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同这两国主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置两国关系的准则。成为国际上处置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拟定,标志着新中海外交政策的成熟。(2)1954年,首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对恢复印度支那和平起了积极推动作用。(3)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由于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也称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和和平共处原则,对会议的成功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4)联合国席位的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决议,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5)中美关系的改变: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表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交)。(6)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也来中国访问,两国打造了外交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来,中国的外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实行对外开放。

热点专题

  • 2023年中国近代史重点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中一年级历史要点总

[]2023年中国近代史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