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加试体育,本是为了督促学生平常愈加看重体育训练,增强身体素质,然而,近年来,这一举措却落入应试的俗套,在各地催生了一批体育中考培训机构。为了在短期内提升成绩,不少学校、父母及学生都临时抱佛脚,为孩子请私人教练,强迫学生参加培训机构,或者盲目加强运动量,在中考试前恶补体育,给学生导致身心伤害不说,更是违背了体育运动规律,扭曲了中考加试体育的初衷。
恶补体育导致身体伤害
3月13日下午,在石家庄铁路部门上班的苏女性忽然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说正在上初中三年级的儿子腿痛得厉害,让她快点接儿子去医院看病。她匆匆带儿子去医院,大夫的结论是:训练过度。原来,为了迎接中考体育1500米跑,苏女性的儿子昨天把沙袋绑在腿上练了一节课,一歇下来,腿就僵了,走路疼痛难忍。该大夫介绍说,仅当天下午到4点前,他就接诊了4个如此的中学生患者,由于恶补体育而导致身体伤害。
据悉,伴随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分,且网站权重不断加强,在中考试前恶补体育已不是个别现象。在北京、杭州、广州等地,社会上已悄然出现专门针对中考的体育培训机构。据北京某体育中考培训机构的陈教练介绍说,他开办体育中考培训机构已有三四年的时间,虽然学费不菲,但报名的学生及父母还是挤破了门。来报名的除去体育成绩不好的学生外,还有一些学生为了拿满分而加入恶补行列。
既可以在短期内提升体育成绩,加强在中考升学时的胜算,又可以让孩子学到技能,训练身体、增强体质,这是不少父母在中考试前为孩子请体育家教打的如意算盘。在北京某高校的田径场上,正在观看孩子练习的冯女性表示:请体育家教,主要还是想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健身,或许有的父母是为了应对中考吧!
升学重压扭曲体育中考本意
既然中考试前恶补体育并不是良策,但为何还是遭到学校,尤其是父母的欢迎呢?石家庄苏女性的一席话道出了绝大部分父母的心声: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大概考上石家庄一中或二中,但没十足的把握,假如由于体育拉下一二分而考不上,就太不值了,文化课辛辛苦苦拿的分困难,决不可以在体育上丢了。
同样的,因为担忧学生体育成绩太糟糕影响学校或班级的升学率,不少学校和老师也对学生中考试前恶补体育持默许,甚至是推波助澜的态度。在北京,不少中学早在去年12月份就召开初三中考体育动员会议,让父母及学生为提升体育成绩探寻方法,其中不乏老师推荐学生去参加体育中考培训机构的状况。
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女儿今年也参加中考的祝先生说,中考加试体育,本意在于让学生平常加大体育训练,但很多老师和父母怕平常练体育耽误时间,影响文化课学习,他们觉得初中一年级、初中二年级练体育是费时,中考试前恶补一下体育也能获得好成绩,因此,体育中考完全被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给扭曲了,变味了。
石家庄28中边校长表示:中考试前恶补体育,与一些学校规模大、班容量大,学校的各种设施都在超负荷运转,体育场地不足,学生训练时间有限不无关系。北京陈经纶中学体育教研组的邱少仁老师则将恶补体育的根源归结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一方面优质体育教育资源的不足,致使不少学生平常体育训练成问题,只能在中考试前进行恶补;其次巨大的升学重压,也使得不少学校、父母及学生不能不以应试的方法来应付中考体育。
平常加大训练是应考之道
体育中考要得高分,就非得开小灶、临时搞突击不可吗?难道校内的体育课就难以满足学生体育中考的需要?据悉,不少地方和学校通过加大学校教学,改革评价规范,督促学生平常加大体育训练,非常不错地杜绝了中考试前恶补体育的现象。
体育训练关系到学生一辈子的健康。因此体育教学必须要从平常抓起。邱少仁老师告诉记者,陈经纶中学十分看重学生的体育教学,学校不只开足了体育课,而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和能力,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通过个性化、分层教学,让学生树立平常训练、终身体育的理念。因为平常做足了功课,恶补体育的现象在大家学校基本上没有,近几年学校中考体育平均分一直维持在29.5分以上。邱少仁告诉记者。
唐山则从今年开始,推行初中体育学分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情况和平常参加体育考试的成绩换算成学分,并将学生平常获得的学分计入中考总分。中考体育成绩不再单纯由初中三年级的最后一次考试来确定,而是初中一年级、初中二年级的体育成绩也占中考体育分数的肯定比率,以此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平常训练的习惯。
唐山教育局局长李全民告诉记者,这次改革的目的在于纠正以前体育中考评价方法的不足,让学生从过去的考什么就练什么,平常不训练、考试前搞突击的误区中走出来,愈加看重平常的体育训练,全方位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回归体育中考的初衷。
这项改革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成效,李全民介绍,目前校园里参加平时训练的学生明显增多,体育课上学生积极主动投入课堂练习的热情提升了;平时体育测试和学生体质标准测试也表明,全市青少年学生的测试成绩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学生体质明显增强。